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切哈諾沃赴臺大演講 談藥物開發3階段

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切哈諾沃赴臺大演講 談藥物開發3階段

200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切哈諾沃教授(圖左)來臺灣大學椰林講座演講,圖右爲主持人臺大校長陳文章。(臺大提供)

母与姊

臺大椰林講座第5場於1日邀請國際知名生物化學專家,同時也是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亞倫.切哈諾沃教授專題演講,說明生化技術的發展如何帶動醫藥研究的第3次革命,以及未來個體化醫療與個人隱私之間的潛在挑戰。

房产早参

切哈諾沃表示,藥物開發是從1930至1960年代的「偶然性」 階段開始,其中最爲經典的是盤尼西林的發現。其後數十年科技的進步,讓科學家可以從數以百萬計的化合物中找出有藥效的小分子,這種「化學物庫篩選」的方式爲藥物研究帶來第2次革命性的改變,降膽固醇藥物 Statins的開發是其中的代表者。

切哈諾沃提到,進入21世紀,基因序列分析與編輯、幹細胞、造影技術等的突破,帶來醫藥治療第3次的革命,不但「個體化」(Personalized)、「預測性」(Predictive)、「預防性」(Preventive)、「病患參與性」(Participatory)成爲指標性慨念,甚致病患可以被重新定義爲受精前的卵子與精子,疾病是序列有問題的基因,治療則是基因序列修正。

切哈諾沃說,這些變革並非將發生於遙遠的未來,而是正在當下發生中。隨着人均壽命的增加,新的疾病很可能會隨之出現。

最後,切哈諾沃提出深刻的結語:「對社會最大的保障,或個人道德的守護,並非知曉並解決所有的潛在問題,而是對未來保留某一程度的不確定性。」

演講中引領導讀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惠鈞說,泛素不算一個很大的蛋白質,且在真核細胞生物廣泛存在,乍看之下泛素平平無奇,但切哈諾沃正是在平凡中看出不凡之處,他發現白質降解系統的關鍵,就是多個泛素被連接在目標蛋白上。

王惠鈞強調,透過這起重大發現,讓切哈諾沃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。產學界已開發出多種有效藥物,主要用於惡性腫瘤,且有更多的藥物正在研發中。

擔任講座主持人的臺大校長陳文章表示,切哈諾沃是以色列理工學院醫學院的傑出教授,獲獎無數,包括2000年的拉斯克醫學獎和200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,同時也是許多著名機構的成員,包括以色列科學和人文學院、梵蒂岡科學院,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和醫學院的外籍院士。他發現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在許多細胞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,該系統的異常是許多疾病機制的基礎,其中包括某些惡性腫瘤和神經退化性疾病。

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高唤虎接受审查调查

演講後,師生提問極其踊躍,問題包含基礎研究領域的開拓,病患與醫者的關係,到社會資源分配的原則等。

臺大說明,椰林講座所邀請的講者,除了是具備國際聲望的學者或專家,亦或是臺大講座教授、傑出校友、名譽博士以及傑出企業家等,針對全球重要議題或新興科技重點領域,由國際大師進行專題講座,與師生交流。期盼藉由重量級貴賓的現身說法及經驗分享,帶給師生更多的啓發。

睡不着的夜晚烤蛋糕

花莲大地震》环东高架桥「游览车、轿车弹跳狂晃 35秒」 惊悚画面曝光

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:创投“虚火”越烧越旺

離婚報告書

關懷台南南山公墓孩子!NGO團體用掃墓護囡仔墓